存在缘于需求。正面意义上“医院公关”的出现,缘于前所未有的医患紧张关系。且不论结果如何,医疗机构主动的放低身段,以患者为中心开展服务,无论如何总是件好事。但医院放着“公关部”这一让患者一望即明的市场招牌不用,搞出“发展办”、“经管办”、“医疗发展部”、“健康管理部”之类语焉不详的花样,意在何处?
看过一篇论文,对医院公关作出如下论述:“公关,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功能,它通过执行一连串有计划的行动,在公众中树立组织良好形象与声誉,逐步促进组织目标实现。医院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组织,全体员工都应重视公关作用,医院有必要设立专门的公关机构,由其及时进行市场调研,了解市场动向,掌握科学的统计数据参与决策。”言之凿凿,但业内人士却看得大摇其头。谁说医院现在能作为“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组织”,在虚假的大前提下,观点相当可疑。
医疗服务的对象有三:一为直接客户,即病人;二为间接客户,即病人的家属和友人;三为潜在客户,即社会大众。直接和间接客户在病人就医过程中,通过直接经历可以感受到医院的服务和医疗质量,但作为潜在客户的社会大众往往是通过了解第二手资料的途径,如大众媒体等来感受医院的品牌。显然,医院展开公关活动应该被视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。但是,医院作为公共服务部门而非纯粹市场行为体,如何把握公关操作的尺度?
“医院公关”不受主管部门和广大患者的待见,是有可能的。对于患者而言,花合理的钱治好病,是他们来到医院的惟一需求,可能增加费用的附加服务,以及可能增加麻烦的医患交流,也许并不像医院想像的那么重要。按照某患者的说法:“医院里不合理的那点儿事院长早知道,要改早改了,何必非来问我?”更大的问题来自权威机构对“医院公关”存在合理性的质疑。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走到了十字路口,一边是市场化号角高扬,另一边是强化政府职能的大声疾呼。医疗费用增长速度超过一般百姓生活水平、医生待遇不高、医疗资源配置不公平,这些不争的事实,足以让医院在市场化道路上戛然止步。有政府部门的“筹资、分配和全面干预”,医院公关岂非多此一举?
但医院方面对此自有想法。直到今天,医院的主体身份依然暧昧不清。如果说它是单纯的事业单位,国家的财政拨款却只够医院支付离退休职工的工资,而用以维持日常运转和职工福利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医疗市场。公费医疗体制的瓦解,为医疗市场的建立扫清了最后一个障碍。患者根据价值规律自主选择医疗机构,自行支付诊疗费、药费、检费以及附加服务费。在这种交换过程中,患者成为医院的“衣食父母”。医院公关的成效如何,当然关系到市场空间和利润实现。
没有市场主体的根,却有了市场操作的果,“医院公关”注定要成为断线的“风筝”,前途莫测。医院角色的摇摆不定,为其在合理利润与非法获利之间,预留了广大的灰色空间。那里恰恰是医疗机构问题的高发区,身世不明的“医院公关”置身其中,彷徨、摇摆乃至束手无策当在情理之中。